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202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
如何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们该如何应对?面对新阶段新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工作的着力重点应该是哪些?……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专题讨论会上,常委和委员们围绕“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阶段性特征,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各抒己见,热烈交流讨论。
准确把握阶段性特征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
常委和委员们一致认为,“十五五”时期,要紧扣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方位,以改革创新精神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明确哪些是亟需办好的我们“自己的事”。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从‘十五五’阶段性特征和政策连续性出发,要在经济结构转换升级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徐晓兰常委建议,“应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基础技术‘锻新’、传统产业‘焕新’、未来产业‘育新’。”
“十五五”时期是“十四五”规划的深化期,仍需解决发展不平衡、内需不足等深层次矛盾。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内发展阶段转换的双重背景下,‘十五五’规划期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窗口期。”燕瑛常委提出,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不断涌现,为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提供了可能。她建议,把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改革收入分配—优化供给结构—创新制度环境”的三维联动,增强消费对扩大内需的基础性作用。
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还要协调发展。
“要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作用,推动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赵永清委员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重点是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澳门要紧扣‘澳门+横琴’的战略新定位,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琴澳居民‘心联通’,为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起到排头兵的示范作用。”崔世昌常委建议。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十五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应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要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魏钢常委说。
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也为制定“十五五”规划提供了重要遵循。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十五五”时期,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是必答题。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十五五’作为关键冲刺期,需紧扣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发展与安全并行,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引擎,扎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塑造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经济结构。”刘雅煌常委建议。
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李家杰常委提出,“立足香港‘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新定位,吸引产业领域的国际尖端人才,打造产业攻关和关键技术的高端人才汇集地。”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新阶段。
杨杰常委建议,在“十五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数智中国”战略,加强AI技术前沿布局,优化部署智算技术设施,加快人工智能规模化创新应用。
“建议国家参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所采取的‘标准互认—数据互通—监管互助’的协同治理范式,围绕信息网络、数据要素、数字平台、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数字治理的中国方案。”廖长江常委说。
“‘十五五’时期,科技创新的牵引力将更加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骼肌理将更加清晰可辨。高水平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融合递进,恰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最雄壮的交响曲!”张连起常委信心满满。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是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点,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
“制定‘十五五’规划要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注重回应群众关切,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何平常委说。
葛慧君委员建议,“‘十五五’时期应立足新就业形态就业特点规律,完善政策支撑,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新就业形态特点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体系,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基准,保障其在工伤认定、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权益。”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疾病治疗转向全民健康的关键时期。王路常委建议,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指导性文件,将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指标体系。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趋势性特征。
“‘十五五’时期要把延缓人口下降趋势摆在极其突出重要的地位。”马建堂常委建议,进一步加大生育支持力度,切实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树立婚育是公民权利也是社会责任的理念。
乡村全面振兴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实施小农户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流转、互换、托管等方式,促进规模化经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高志国委员还建议,要加强职业农民培育,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平生志壮阔,乘风破浪前。“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将迈出新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