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以改革之钥启文化新篇

2025-09-01 14:27:29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17期 朱 瑷我有话说
0

  文化,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古老回声,是照亮一个民族前行道路的灯火。走进新时代,中国文化正迎来一场波澜壮阔的焕新之旅,也正面临新的挑战。文化体制机制,恰如文化的“操作系统”,它的每一次升级,都关乎我们能否真正释放一个文明古国的创造伟力。这不仅仅是一场制度变革,更是一场关乎文化复兴的战略进发。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常委、委员们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大会发言中有真知灼见,小组讨论中迸发思想火花,共同为新时代文化繁荣建言献策。

  多措并举,释放文化创造活力

  回望“十四五”,从震撼视觉的《流浪地球》到感人至深的《山海情》,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不仅点亮了大众的精神生活,更悄然催生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有一些不足约束着文化创造力。

  李屹委员呼吁,“十五五”期间应持续优化文艺创作的组织、服务和引导机制,完善重点创作项目的跟踪与推进,加强对青年文艺人才的扶持,全方位“加强文艺创作生产的宏观指导与组织协调”。

  文化产品行走于思想与市场之间。姚爱兴常委指出,要坚决破除文化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破解文化资源配置市场准入设置不合理、文化要素流动不畅通等问题;深化文化国企改革,培育若干个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欢迎更多非公有资本“入场竞技”,真正培育出一批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

  科技赋能,重塑文化生态格局

  当故宫不再只是红墙黄瓦,它借助“数字故宫”在云端苏醒,上百万件文物走出深宫,与千万人“面对面”;当南昌的《千年一序·滕王阁》、广州的《广府梦华录》借助AI+VR,让历史变成可触摸、可沉浸的奇幻时空……

  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造良好制度环境。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仍在“摸石头过河”。

  站在制定“十五五”规划这一历史起点上,委员们呼吁:

  “建议加强科技赋能文化文艺融合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学界业界研究提出前瞻性操作性对策建议。”

  “深化数字赋能与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全国文物数据资源平台,实现文物数字化确权与共享。”

  “要加大文化和科技融合职业教育培养力度,加快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跨界学科人才队伍。”

  “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量子加密、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动漫网游、网络直播、数字娱乐等新业态,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等‘互联网+演艺’平台。”

  ……

  深入群众,推动文化共建共享

  文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成为文化的“主角”。我们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是冷冰冰的设施堆砌,而应是有温度、可参与、能共鸣的生活场景。

  从“城市书房”的暖灯,到“文化驿站”的欢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春笋般涌现,拉近了人与文化的距离。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仍存在明显的“文化温差”:有的地方“戏台搭好却无人唱”,有的地方“想看的看不到”。

  浙江的农村文化礼堂提供了新思路: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让文化从“送下来”变为“种下去”。

  黄丽云常委建议,下一步应全力推动城乡文化服务一体化,建立和完善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让基层涌现更多“文化带头人”。

  欧阳坚委员提议,要重点培育面向民众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培养考古、文物修复、研发创意、数据数字化等方面的人才,建设专业化、下沉型人才队伍。

  开放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明因对话而精彩,文化因交流而强大。文化体制改革,也要着眼于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我们要讲的,是一个真实、灵动的新时代中国故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中国文化出海势头强劲:《三体》征服全球读者,《黑神话:悟空》吸引大批“洋粉丝”,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地成为闪亮的“中国窗”。但我们仍面临“文化逆差”“传播精准度不足”等挑战。

  李玛琳常委建议转变传播理念,从“对外宣传”转向“战略传播”与“价值共享”;提升内容质量,打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叙事;创新传播渠道,拥抱全媒体与本土化策略。

  “十五五”期间,对于文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如何更好地进行传播,常委、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江尔雄常委强调,博物馆亟需改革运行机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变成国际交流的“文化名片”。

  何润生常委提出,可借助港澳“超级联系人”的独特角色,帮助内地中小文化企业链通全球,尤其拓展东南亚及葡语国家市场。

  黄建盛委员建议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写入“十五五”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夯实文化根基。

  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开放促交流,新时代的中国文化正蓄势待发,准备在世界舞台上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