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之器 载文化之道——全国政协围绕“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进行远程协商
《黑神话•悟空》腾空出世、《哪吒2》一路长红、TikTok海外出圈、小红书火爆登场……中国现象级文化产品凭借精彩故事、代入感强等诸多优势阔步“出海”,尽显文化与科技融合独特魅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推进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然而,当前实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还存在难点堵点,文化和科技融合仍需向“深”而行。
7月11日,全国政协召开“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远程协商会,在全国政协机关设置主会场,上海、浙江、湖南、广东、甘肃设5个视频连线点。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围绕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开展线上线下深入沟通交流。
为筹备好此次会议,今年5月,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赴浙江、上海开展专题调研;6月在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开通网络议政群。会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欧阳坚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调研和网络议政情况。
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
文化科技企业是驱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关键引擎。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我国文化科技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先后分五批认定了107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培育文化科技类高新技术企业5800余家,对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起到了技术引领、业态培育和产业集聚的关键性作用。
当下,一批代表性文化科技融合平台载体在全国各地加速涌现,湖南的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正是其中之一。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不强、数据交互连接不畅、产业人才支撑不足……像同类平台载体一样,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也面临这些共性问题。为此,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陈赤平通过视频连线表示,要夯实园区数字新基建,构建领先的区域超智融合平台样板,打造园区“普惠智算服务生态”;同时,要以“海内外人才链”建设支撑文化科技“重点产业链”建设。
人才是文化和科技融合长效发展的源头活水。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叶正波表示,要构建产学研系统创新生态,培育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优势。
“要制度、要素、生态三维发力。”针对数据与算力短缺、标准缺位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张旭建议,“通过金融工具破解‘融资难’,通过数据开放与算力共享降低‘技术门槛’,通过标准与监管创新消除‘合规风险’,系统优化创新生态。”
构建文化数字化新生态
手指轻点屏幕,便可在“云游敦煌”小程序领略敦煌的千年风韵——上线仅10日,小程序的总访问量就已超500万。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依托数字技术,为敦煌石窟内的文物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以全新方式潮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但数据滥用、格式不统一等问题,使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较好地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对此,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通过视频连线,建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文化遗产与科技融合专项”,健全数据安全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权忠光深以为然,建议强化文化资源数字化供给、优化产业生态、打造文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三管齐下破除文化数字化梗阻。
针对在生成式AI创作中遭遇的“文化迷失”困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舒勇建议,“加强中华文化结构性数据库建设,掌握数智时代文化表达主动权。”
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百花齐放、层出不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文化新业态对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7.9%。
中国戏曲在数智化时代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运用光影技术为舞台艺术增色,到将粤剧元素融入热门游戏,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如何在运用创新科技的同时保持戏曲的独特性?”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通过视频连线抛出这一问题。她建议“一是加强跨领域人才培养,二是探索科技赋能文艺创作生产的路径。”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越是按下‘加速键’,越是需要修订完善管理规则和行业政策,越是需要培养双通人才,保障和支撑文旅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在上海博物馆,通过视频连线表示。
数字传播拓展文化传播新场域
从“长安十二时辰”的沉浸式体验,到“风起洛阳”全感剧场的火热爆棚……“数智蝶变”让千年历史带着新的面貌走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搭建起多元互动的传播场景,为文化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媒体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中应走在前作表率。”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王一彪认为,要发挥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四家重点媒体实验室头雁作用,激发行业和地方媒体创新活力,联合商业平台构建共赢生态,推动形成科技赋能媒体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进一步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对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具有重大意义。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系统构建“AI壮大主流价值”的治理模式。
当数字技术重构国际传播新秩序,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航船也驶入了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新海域。
在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版权保护难、盗版现象严重等“暗礁”逐渐显现。通过视频连线,浙江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赵依芳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反盗版打击力度,制定AI虚拟制作的版权确权标准,治理虚假信息传播,保护数据安全、文化出海传播安全。
以科技之器,载文化之道。中华文化正搭载数字技术这趟时代快车,于数据浪潮中焕发荣光,不断开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