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厚植宗教中国化的中华文化根基

2025-08-06 10:14:34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调研组在酒泉市肃州区北门清真寺与当地宗教界人士座谈

  调研组在酒泉市肃州区北门清真寺与当地宗教界人士座谈

  202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历史证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要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文化浸润宗教,是新时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路。7月14日至18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厚植宗教中国化的中华文化根基”,赴甘肃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开展专题调研,走访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文博展馆,与当地基层干部、宗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和信教群众进行访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用中华文化浸润宗教

  促进我国宗教健康传承

  自汉代设立“河西四郡”起,河西走廊就逐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要道和枢纽,见证了我国各宗教多元并存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公元1247年,藏传佛教高僧萨迦班智达与蒙古皇子阔端为和平解决西藏问题,曾在这里举行‘凉州会盟’。”在武威市凉州会盟纪念馆,随着讲解员的介绍,看着展厅中同时用藏文和汉语书写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郭莽仓·罗藏宗哲嘉措不禁感叹:“凉州会盟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键节点,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的历史见证。”

  位于武威的鸠摩罗什寺见证了外来宗教与中华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历史探索。“公元4世纪,著名高僧鸠摩罗什曾在这里学习汉文、研习中华典籍,翻译大量佛教经典。”甘肃省政协委员、鸠摩罗什寺住持理方介绍,鸠摩罗什精通汉语和西域多国语言,并十分了解各国文化,因此他所译佛经意义准确、行文流畅,为后续我国佛教各宗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还是第一次知道,慈悲、世界、觉悟、苦海这些汉语常用词,都始于鸠摩罗什的翻译。”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县第三中学副校长贺颖春建议,要系统学习中华文化核心思想、历史脉络及精神特质,总结鸠摩罗什等佛教历史人物为佛教中国化所做的探索和贡献,做好佛教教义教规的当代阐释。

  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伏羲、女娲,手持规与矩,周围环绕佛教飞天与道教羽人;道教的神灵和天宇,与佛教的鸠摩罗天、摩醯首罗天同绘一壁……在莫高窟第285窟内,当调研组成员抬头望向窟顶和四壁,看到中国传统神话人物、道教神祇与佛教护法神共置一窟的情景时,不禁被西魏时期不同宗教交流融汇的视觉化表达所震撼。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运用科技手段打造“数字敦煌”,让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纵深和文化魅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霞对此很是赞赏,她认为,“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引导宗教与中华文化深度互融,可探索建设‘宗教中国化案例库’、编撰‘宗教与中华文明基因图谱’等,为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提供借鉴和帮助。”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不仅要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还要厚植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

  “就是在这所福音堂医院里,高金城以行医为掩护,先后营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流散、被俘人员200余人。”在张掖市甘州区福音堂医院旧址和高金城烈士纪念馆,信仰基督教的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为营救红军西路军被俘、流落、失散人员而献身的光辉事迹,感动了调研组的每一个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建议,“张掖要用好用足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挖掘宗教界爱国故事,激发宗教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酒泉市肃州区北门清真寺,调研组被这里的中式建筑风格所吸引。“在清真寺建设过程中,特意选用了中国非遗砖雕,上面刻有乐山乐水、岁寒三友、四季同春等传统文化图案。”酒泉市伊斯兰教协会秘书长、北门清真寺教长马有良指着走廊和墙上的装饰介绍。

  在宣传展板上,看到北门清真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古兰经》和圣训内容,调研组给予了高度评价。“以这样的方式阐释伊斯兰教教义教规,更容易让信教群众理解和接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杨冠军表示,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重点是要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基督教张掖堂位于张掖市城区南二环路与杏林南街交叉口,2013年因城市道路扩建,异地重建至现址。在听取堂点负责人关于持续规范教务管理、依法开展宗教活动等情况介绍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陈宗荣提到,“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法创新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融入法治观念和现代管理方式。”

  在敦煌市雷音寺,看到寺院建筑整体年代较新,但处处红墙青瓦、飞檐斗拱引起了调研组的兴趣。“如今的雷音寺是依据莫高窟西方极乐世界壁画内容复建,遵循古建营造技术流程,主要殿堂建筑全是唐式榫卯结构。”敦煌市佛教协会会长、雷音寺方丈道证介绍,雷音寺故址在莫高窟,上世纪90年代迁到现址,在新建过程中非常注重融入中华文化元素。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表示,只有中国化了的宗教才能在中国生存、传承,各宗教中国化的过程中需要在政教关系、思想融通、具象化符号表达等方面不断调试。

  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调研过程中,无论是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与中原“褒衣博带”审美的武威天梯山石窟,还是既符合西夏“尚东”传统、又融入汉地寺院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张掖大佛寺,抑或是从儒道修行场所逐渐转变为佛教石窟的张掖马蹄寺……都让调研组对于厚植中华文化根基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有了诸多思考。

  陈宗荣建议,“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中,要把厚植宗教中国化的中华文化根基作为关键举措,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持续用力。运用‘两个结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着力构建中国自主的宗教学知识体系。”

  “要弘扬‘和’‘合’精神、挖掘伦理道德精髓、强化‘家国情怀’认同。”全国政协常委、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李龙熙建议,要深化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解,推动宗教经典教义的中国化阐释,促进宗教礼仪习俗等表达形式与中华文化融合,使中华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原组长戴均良表示,要进一步深化中华文化对我国各宗教的浸润,可以统筹组织编写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相关教材、读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融入其中,推动我国宗教更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

  调研组成员都十分关注宗教人才培养。大家认为,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离不开具有良好中华文化素养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要加强宗教教职人员培养,特别是重视不断提升基层宗教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真正发挥他们在引导宗教同中华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路行来,河西走廊上宗教与中华文化相交融的历史与实践,为厚植宗教中国化的中华文化根基提供了鲜活经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到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中,厚植宗教中国化的中华文化根基,是一项固本培元的基础工程,需要各有关方面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文/图人民政协报记者 奚冬琪)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