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在党50年,传承光荣与梦想

2025-07-14 15:26:38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14期 本刊报道组我有话说
0

  北京夏日炎炎,全国政协礼堂三层大厅气氛热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全国政协机关7月1日举行“庆‘七一’·感党恩”党员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王东峰出席并讲话,为7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本刊记者邀请部分纪念章获得者,聆听他们讲述在波澜壮阔岁月中的光荣与梦想、忠诚与担当的奋斗故事。这是对老党员的敬意和礼赞,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 

  我入党这五十年

  蒋建国

  回想起五十年前我宣誓入党的那个一月五日,恍如昨日。

  五十年来,我最感恩毛主席,毛主席领导党和人民改天换地,建立新中国新社会,使我们这样穷人家的孩子能吃饱穿暖、上学读书、长大成人;最感恩党培养,党培养我入了党、担任公职,得到优良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得以为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最感恩新时代,新时代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真正弄懂了一些道理学理哲理,自觉自己的党性从一种朴素情感上升到了一种高尚情怀。真是“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我这五十年,有“三个不足”。

  五十年前,对照标准有不足。那一段时间,我作为小集体性质人员在农村公社做事,既要干杂务又要办文案,还要走村串户联系群众、下田上堤参加劳动,白天干不完的就晚上干,上半夜干不完的就通宵干。我作为这样靠干活干出来的党员,学有不足、知有不足,思想觉悟有不足,与党员的标准是有差距的。对此虽经入党后不断努力弥补,但仍觉不足。

  五十年中,为党工作多不足。我曾在多地方、多部门、多岗位工作,工作有得有失,做事有成有败,实绩有优有劣,口碑有誉有毁,现在追忆起来,不如意事常七八,离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相差甚多。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确立和掌握“六个坚持”这样彻底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经常就事论事、顾此失彼,往往急功近利、欲速不达。

  五十年后,党性修养知不足。生命有限度,名利如浮云,唯有学习无止境、做人无止境,作为党员的党性修养无止境。因此,五十年不是终结点而是新起点,不是停靠站而是加油站。“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以后党性修养的道路上,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德,严守为人老实的言行本色,持续五十年的积累,有个老党员的样子,尽余热以利于党的事业,发微光以照亮人生后程。

  是为入党五十年之感言。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为人民政协事业贡献“银发力量”

  吴晓光

  很荣幸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一名老党员政治生涯中的崇高荣誉。这枚纪念章是激励我们永葆初心、继续前行的精神火炬,承载着我们伟大的党对老党员半个世纪忠诚奉献的深情褒奖,凝聚着党组织对离退休干部数十载奋斗历程的充分肯定。

  几十年来,我们见证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程,更亲历了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的辉煌篇章。在党的光辉指引下,我们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服务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建设的大局中,找到人生坐标,贡献绵薄之力,这是一生的光荣。

  我们衷心感谢党组织的培养关怀,感谢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和机关党组的关心关爱,感谢同志们长期以来的支持帮助!

  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和机关党组关心爱护老干部、照顾老干部,作出“为老服务无止境”“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等一系列指示批示,老干部局精心做好送学上门、走访慰问、兴趣活动、就医报销、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等暖心惠老实事,我们真切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0年前,我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今天,我们依旧初心不变。作为全国政协机关的老党员,我要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示人,自觉继承优良传统,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银发力量”。

  (作者:原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

  做好政协工作 勇担党员责任

  张 骅

  1975年1月,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十年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积极发挥党员作用,有很多心得体会。

  一是与领导同志紧密联系、积极交流沟通。我在政协工作时,当时的领导同志平易近人,与我们联系紧密。在党支部每月一次的生活会上,领导同志也会和我们坐在一起,指出工作中的问题,就工作中的错误提出批评,与我们像朋友一样亲近地交流,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二是在政协工作要认真细致。服务保障好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助力委员发挥好先锋带头作用。政协委员心系群众,是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精英;我们作为政协工作人员,联系好、服务好政协委员,就相当于与群众联系、为群众服务,同时也是为国家服务。必须做到认真细致,有关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不出岔子。

  三是要做到“人头熟”。作为政协的工作人员,对委员要有一定的了解,至少要熟知各领域的典型人物,做到“拿起电话就能联系”。与人打交道是政协工作的重要部分,熟悉委员、了解委员,和委员打好交道、紧密联系,政协工作才好开展。

  退休之后,在与社区邻里相处过程中,我仍然坚持发挥党员作用,多做力所能及的事,与大家互帮互助。“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要实事求是,努力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肩负起共产党员使命担当,多做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

  (作者:外事局原副调研员)

  不忘初心 奋勇前进

  郭立怀

  1975年3月,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整整五十年。手捧这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回首这五十年的时光,犹记当年,1969年从军后,我愈发感到只有跟党走,国家才有出路、才能繁荣富强。于是,面对鲜红的党旗,我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从此,“共产党员”的光荣与使命深深印在心底。

  1975年,我以司机的身份被分配到全国政协机关工作,随后成为了交通处的干部。1996年,我升任交通处处长,2002年,我成为服务局副局长,2009年任服务局党委书记。从一名普通司机成长为局级干部,我深感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培养和教育。

  在交通处工作期间,我们支部还被评为机关先进支部。上世纪80年代,为了做好后勤工作,我带着司机开着卡车去过辽宁、江苏、山东……一跑就是好些天,风餐露宿,非常辛苦,但是我们支部从没人叫苦喊累,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

  在服务局工作期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服务保障工作。顶着酷夏,我们一趟趟演练,接送委员参加开幕式彩排……一桩桩一件件,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再苦再累,都值了。

  2011年退休后,我当了两届全国政协老干部局甘家口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疫情期间,我一直为楼上的老人做饭送饭;帮助不会用手机的老党员交党费……事情虽小,但能为群众实实在在做点事,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今后,我仍要永葆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时刻学习新知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

  (作者:机关服务局原三级职员)

  以史为鉴守初心

  杨玉文

  1975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50年弹指一挥间,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69年8月,我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1972年参军入伍,复员后回到北京,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1984年我被分配到全国政协机关工作,一直从事文史的相关工作。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同志亲自倡导和培育的一项富有统一战线、政协特点的重要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撰写他们“亲历、亲见、亲闻”的历史资料,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记录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非凡历程,生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壮阔历史,充分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

  政协文史资料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宝库,在这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和实践,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

  在这些真实浩瀚的史料中,我再次感受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学习这些历史,也让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这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承载着光荣梦想、责任担当,见证着我们老党员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也象征着初心不渝。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我将尽己所能发挥余热,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作者:原文史出版社编审)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