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新能源汽车的“革命”之路——全国政协第十三场“委员科学讲堂”侧记

2025-07-14 15:32:48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14期 孙怡洋我有话说
0

  “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和能源低碳化。”

  6月27日,全国政协举办的第十三场“委员科学讲堂”科普讲座在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开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以“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为题,从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和能源低碳化三个维度,生动细致地讲解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令现场观众收获颇丰。

  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杨震出席,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有关人员、科技工作者、师生代表等700余人参加。

  “纯电驱动”的弯道超车

  本世纪初期,面对节能环保的压力,全球兴起了汽车工业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出现了以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汽车电动化浪潮。

  国际上的技术变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中国也不甘落后。“北京奥运会期间,近600台新能源汽车参与了科技示范,其中纯电动汽车相对来说表现最好。”欧阳明高说,“我们的内燃机发动机基础偏弱,本希望混合动力汽车能够大幅节油,但实际上节油并不多,而燃料电池技术也不太成熟。所以我们认为可以率先将纯电动汽车产业化。”

  由于内燃机发动机技术门槛较高,国外的大汽车公司多采用发动机优先战略,选择重点研究发动机与电机、电池的油电混合一体化技术,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中国却选择反其道而行之。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确立了纯电驱动转型战略。

  “虽然燃油车和发动机不占优势,但我们的电池技术还是不错的。”欧阳明高表示,“我们采用动力电池优先战略,以纯电动为产业化突破口,搭配外接充电设施的研究,削弱了对发动机的依赖。”

  然而,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初期,由于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纯电动汽车难以满足乘用车市场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两头挤”的市场推进战略应运而生。

  什么是“两头挤”?

  “一头是大车,比如公交、大客车;另一头是小型车,比如大家常说的‘老头乐’。”欧阳明高解释道。大中型纯电驱动车装用电池多,拉动了电池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而小型电动车也逐渐挤占了中高档乘用车市场。

  “两头挤”的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也在步步推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汽车集团时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成为全球第一,从此连续数年领跑全球。“这也是中国首次在全球率先成功大规模导入高科技民用大宗消费品。”欧阳明高十分自豪。

  智能驾驶的发展之路

  一句“你好小沃”,便能唤醒车载智能助手,用语音获取导航服务;“萝卜快跑”落地武汉经开区,开启全无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智能驾驶这一概念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随着智能驾驶的普及,智能化程度也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影响因素。

  智能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否意味着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司机可以“解放双手”?

  欧阳明高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智能驾驶按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分为L0至L5共6个等级。”他介绍,“L0到L2属于驾驶辅助阶段,只能做到让驾驶员不用动脚;L3到L4属于高阶自动驾驶阶段,驾驶员能够做到‘脱手’‘脱眼’;L5才属于无人驾驶。使用辅助驾驶开车出了事故,依然是需要驾驶员负全责的。”

  目前,智能驾驶技术尚存在一些性能局限。面临施工改道、冰雪路面等边缘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算法泛化能力有待提升;在拥堵加塞、强制换道等复杂交互情境中,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难以做出符合社会预期的决策;对猛打方向盘、闯红灯等异常行为容错率较低……“传感器在反应距离与准确度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天气、环境等因素也会对感知识别率造成影响。”欧阳明高解释道。

  针对智能驾驶目前在场景识别与情境交互中存在的不足,可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还原真实场景、生成更多复杂场景,以覆盖实际驾驶情境中可能遇到的更多长尾、边缘、危险场景,提升测试验证环节的可解释性与安全性;出于提升感知分辨率,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环境感知能力的需要,智能驾驶中央控制器也对芯片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现在具备产业链上游的芯片软硬件供应商,也有着本土企业覆盖全产业链、庞大数据积累利于算法训练的优势。”欧阳明高表示,“但也存在高端芯片等自主可控性不足等挑战,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突破。”

  新能源汽车的低碳探索

  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起到推动作用。

  欧阳明高认为,“能源低碳化”这一次革命,会使纯电动汽车最终成为真正的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汽车依靠电力驱动,电从哪来?

  “有人质疑说,新能源汽车的电力不也是依靠煤发电吗?但是现在煤发电已经越来越少了。”欧阳明高表示,“目前,中国的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已经超过10亿千瓦。我们预计2030年会是低碳化爆发的一个关键点,到了2035年,绿电会成为纯电动车的主体。”

  在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扩大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光伏发电技术也在不断突破,电池效率逐渐提升。

  “钙钛矿光伏薄膜电池正在引发车载发电技术变革。”欧阳明高介绍了光伏发电技术的新趋势,“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既能吸收长波长,又能吸收短波长,构成全光谱电池,电池效率最高超过40%;柔性钙钛矿光伏薄膜电池则具有弯曲功能,可以覆盖车身,通过增加发电面积,提升发电功率。”

  欧阳明高的讲解与分享,颠覆了不少听众对传统电池的认知。有学生表示:“今天的科普讲座让我看到了电动汽车续航与安全的新曙光。期待新能源技术早日普及,为绿色出行带来更多可能。”

  这场科普讲座也令在场师生备受振奋和启发,更加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深刻内涵。“我将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关注行业动态,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位来自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学生激动地说。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