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扩大开放之门,走稳改革之路

2025-07-10 18:03:41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13期 郭 淼我有话说
0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带领下,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驱动力。

  新征程上,如何落实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的系列部署,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期间,近百名常委、委员聚焦“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开展讨论,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对外开放已经不能仅局限在一些领域的开放和提供某些方面的政策支持,而必须在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推动商品和要素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跨境流动的同时,更加主动地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制度供给。”崔世昌常委道出与会常委和委员们的共识。

  大家一致认为,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需要顺应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其中,在产权保护等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明确部署。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常委对我国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新进展如数家珍。“2024年,中国参与并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缔结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条约》《利雅得外观设计法条约》。”

  他建议:“要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打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知识产权国际环境。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入研究我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知识产权问题,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八大以来,从覆盖东西南北中的22个自贸试验区到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从实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到发布《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我国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并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对此,蔡冠深常委建议:“持续整合归并负面清单,推动全国版与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的深度整合,在动态优化过程中,达到实质性缩减。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压力测试尤其要破除服务业领域如医疗、教育、金融、电信等行业的隐性壁垒,强化清单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43万亿元;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我国“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开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在周汉民常委看来,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而随着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将“走出去”战略与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发展战略进行深度融合,是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必答题。

  “建议由行业协会、产业链‘链主’企业等牵头构建既有国际认可度又具有中国特色的ESG实践框架,加强政策与标准协同。鼓励企业通过应用数字化工具提升管理效率,支持企业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开展本土化实践,帮助企业参与国际倡议加强全球合作与创新。”周汉民说。

  面对当前国际经贸壁垒风险加大给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带来的挑战,刘聪常委建议,“加大对‘走出去’企业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境外贷款和财务顾问等方面金融服务力度,支持境内外专业机构组成服务联合体,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加快全球布局,加强国际货运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境外安全防范专题培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也通过国际寄递网络送至海外,帮助满足外国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品质。

  马军胜常委认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我国制造业“走出去”和对外贸易高水平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还存在境外基础设施薄弱、海外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尾程派送自主能力不足、易受境外宏观环境影响等问题。

  他建议,将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工作纳入“十五五”规划纲要,强化跨境寄递物流全链条服务能力建设,着力培育壮大服务全球的寄递物流市场主体,建立健全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发展联动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企业领导人、CEO来华参会,凸显中国市场的强大“磁吸力”。“建议拓展人员往来的层面和领域,在交流中增强中国的影响力,展现中国良好形象,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卢国懿常委说。

  在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孔令智常委建议持续提升外资市场准入质效,进一步优化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当前,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各地的“共答题”。东中西部相互配合、共同发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越来越多开放高地不断涌现。

  “要落实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持续深化同中亚国家全方位高水平务实合作。”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委员建议,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全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发挥各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孔昌生委员建议:“鼓励内陆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共建‘飞地园区’等多种形式与沿海发达地区拓展对外贸易合作,探索共建共赢新路径。”

  徐新荣委员建议,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制定集结中心建设分类支持政策,推广数智化物流场站系统。侯茂丰常委建议,支持海南加快推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出台配套管理办法。王新强常委建议,支持重庆推动产业承接、试点服务贸易等制度创新。陈旭常委建议,持续引导华侨华人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5月30日,全球首个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法律组织——国际调解院在香港正式成立。龚俊龙常委建议,着力围绕打造香港为“调解之都”,健全发挥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机制。

  大家一致认为,要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