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青”听协商民主——全国政协机关“走进政协”公众开放日活动侧记

2025-07-08 14:58:52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 郭 淼我有话说
0

  6月21日下午,北京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区7所中学的78名师生来到全国政协机关,参加“走进政协”公众开放日活动。

  参观“中共八大历史陈列”展和“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观看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新闻报道视频、《中国全国政协》视频短片,与全国政协办公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交流……

  3个小时的时间里,师生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人民政协70多年来的历史,直观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从教室到现场 坚定理想信念

  走进“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佩戴着红领巾的徐泽闻和同学们站定在38幅应征国旗图案前,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国旗的诞生经过。

  “国旗从图案征集到精挑细选的过程中,既有青年身影,也体现着民主精神,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前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年级的他说,“今天的‘沉浸式’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真正的民主启蒙教育。虽然我还没从课本上学到人民政协相关知识,但通过此次实地参观既近距离了解政协是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认识,这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参观中,从优秀提案陈列到“荣获党和国家最高功勋荣誉表彰的全国政协委员”照片墙,师生们真切体会到政协委员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在了解和反映群众愿望诉求、推动问题解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李乐阳希望成为一名记者,他说:“我发现记者和委员其实在做同样重要的事——传递真实的声音,推动问题解决。启发我思考的还有政协‘协商民主’的理念——解决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争论,而是要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这也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新的理解,我们不仅要报道事实,也要搭建对话的桥梁。”

  来到“中共八大历史陈列”展,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遗1班的崔奕琳边走边看,中共八大的相关手稿和历史照片带她更深入地学习党史,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从知识到实践 激发参与协商民主的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

  “今天参观庄严的中国政协文史馆,让我对‘中国式民主实践’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校园生活,比如班级公约的民主选举、社团活动的群策群力、学生会干部的公开推选……在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最鲜活生动的‘民主实践’中,我们初尝表达见解的滋味,学习尊重异见的胸怀,锤炼在协商中寻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的能力。”石景山中杉中学高二1班的孙峤衍说出同学们的心声。

  师生们表示,“走进政协”公众开放日活动就像一堂富有特色的“大思政课”,通过此次政协之行,进一步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参与学校治理的过程中,我们以‘民主’为核心,用‘协商’搭建桥梁,浓厚的商量氛围始终环绕在学习生活中。”座谈交流环节,北京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康伊宸向大家分享她的经历时说,“在参加去年北京市两会的学生提案征集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青少年在有序参与民主实践中被重视、被倾听,我们也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

  “大人们都说,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认为激发青少年参与协商民主的热情,能够帮助同学们把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转化成一种实践,扎根到学校之外、热气腾腾的社会生活中去。”康伊宸说。

  从疑惑到收获 培育建言献策的本领

  “前不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提案’大赛,初步体验到政协委员如何参政议政。今天的活动也让我产生更多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渠道参与国家治理,为中国式民主实践注入青春力量?”

  “我们平时收集了很多同学们的好建议,但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这些‘小声音’发挥更大的作用?”

  ……

  面对同学们认真思考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全国政协办公厅有关室局负责同志围绕提案办理反馈流程、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方式、发挥建言献策作用等认真解答,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模拟政协、模拟提案等活动,及时关注全国政协等官方网站信息,在参与协商实践的过程中让民主的种子播到心中,让有事好商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推动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民主协商是凝聚共识、解决问题的科学办法。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时期,引导其‘有序参与’民主实践,既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是时代迫切的召唤。”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思政教师周涵表示,要用心守护同学们参与民主协商的热情,精心培育同学们建言献策的本领,让每一个青春的声音都能被听见、被尊重。

  师生们带着憧憬和好奇而来,满载收获而归。“此次‘移动课堂’,将党的创新理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思政课学习内容形成有效衔接,摆脱了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增进了他们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崔文静说。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