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守正创新出精品 构筑文化新高峰——全国政协“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专题调研综述

2025-07-07 17:33:07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调研组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

  6月3日至7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前往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开展调研。6月中下旬,调研组又先后到中国作协、中国文联走访座谈,了解相关单位发挥组织职能和专业优势,在重大主题创作、人才教育培训、文艺评奖评论、采风深扎扶持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了解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为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守人民立场引领主题精品创作

  电视剧《人世间》《北上》、舞剧《红楼梦》在全国形成“出圈”影响;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实现全国348种传统戏曲“大团圆”;昆剧《瞿秋白》等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近年来,江苏文艺在全国的显示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江苏省文化领域繁荣发展的“密码”是什么?在座谈会上,通过江苏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的介绍,调研组获得了一些答案——坚持全领域协同,健全重大题材发布推介、重点项目评估论证、重点作品跟踪推进、优秀作品传播推广等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流程;全要素集聚,健全政策保障、资金统筹、平台支撑等关键机制,为文艺创作提供保障;全链条推进,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向提升;全周期扶持,设立重大题材扶持资助资金、优秀文艺成果奖励资金等,做好文艺创作扶持和激励引导;全过程推广,创办打响“紫金文化”“扬子江文学”品牌,构建以精品展示、人才推介、文化惠民为内容的平台体系……

  “江苏作为经济和文化强省,文化积淀深厚,人才优势突出,具有提高文化原创力的条件和资源优势。”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江苏省在打造文艺创作生产“五全”机制方面的有益探索与成效。

  调研组表示,文艺创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界人民团体要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重大主题牵引、制定规划指引、评奖评论引导等举措,为文艺创作提供高质量保障。

  “文艺创作要把握好正确方向,把创作触角深入伟大时代。”全国政协委员王宁认为,文艺创作要致力于提升思想高度,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要致力于提升大众文化素养、温润人民心灵;要观照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创作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要致力于推动作品“走出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全国政协委员李骏虎表示,要鼓励创作者走进基层一线、深入农村社区蹲点采风创作,帮助其熟悉新发展、发现新生活、掌握新素材,讲好各领域发展故事,塑造各行业新时代典型人物,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优化创作环境锻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在江苏省演艺集团排练厅,委员们驻足观看京剧《穆桂英挂帅》和音乐剧《天·梦》的排练现场,青年演艺人员认真投入的演出状态和扎实专业的表演功底深深打动了委员们。

  从南京到苏州、无锡,昆曲、评弹、扬剧等地方戏剧佳作频出,文艺工作者热情高涨。然而,随着调研的深入,委员们发现:部分国有文艺院团面临着经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创作生产能力不足、“两个效益”平衡困难的问题。

  “江苏是我的家乡,在家乡调研感受很特别。尽管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面临各自的发展问题,但大家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寻求解决方案,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这种对创作的坚定信念和丰沛热情是持续打造精品、克服发展困难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毕飞宇感慨道。

  优秀文艺作品的生产离不开良好的创作环境。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调研组表示,要抓好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能力;要抓好作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推动打造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出人、出戏、出效益方面积极探索。

  调研路上,文艺人才梯队建设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连续举办五届“凤凰作者年会”、三届“凤凰文学奖暨凤凰文学之夜”,开办文学沙龙,为海内外优秀作者提供交流平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用品牌活动聚合作者资源、孵化原创精品的模式获得了委员们的称赞。

  “在创作人才的‘引用留育’方面又有哪些好经验?”听完介绍,调研组进一步问道。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负责人说,集团积极汇集名家资源、发挥名家引领作用,设立名家工作室、配套名编辑工作室;注重挖掘培养新人,设立新大众文学中心,助力文学新人成长。同时,打造文艺创作全流程信息化系统,为作者做好全链条服务。

  青年文艺工作者是文艺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傅兴国建议,完善文化领域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文化领域人才评价体系,充分释放创作潜力与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王丽萍呼吁,深化“名师带徒”机制,提高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热爱文艺的“接班人”;重视融媒体环境下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成长成才,助力他们打造文艺品牌、持续健康发展;适当增加各类奖项的“新人奖”比例,增加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扶持资金。

  坚持“两个结合”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在苏州高新区的苏州民族管弦音乐厅,伴随着指挥家轻抬指挥棒,一曲独具江苏民歌韵味的《茉莉花》在演奏大厅奏响,耳熟能详的旋律打动了在场的委员们。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负责人介绍说,乐团秉承“丝竹江南,丝竹交响”的艺术创作理念,坚持原创、传承、改编“三手抓三手硬”的创作举措,建立委约创作工作机制,系统组织创作者开展实地采风、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致力于打造彰显苏州品质、江苏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原创作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好的作品可以超越语言、国界的藩篱。”作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全国政协委员彭家鹏有感而发:“中国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内涵。”他认为,文艺创作要扎根中国文化深厚土壤,不断挖掘、传承、弘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积极推动作品“走出去”,向世界传递中国当代鲜活的声音。

  在全国政协委员詹勇看来,音乐与绘画具有共通性。“音乐通过旋律的跌宕起伏传递情感,绘画通过线条勾勒、构图布局表达想法。国画创作讲究‘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追求画面的和谐平衡与动人的韵律感,这与音乐给人的感觉是相似的。”詹勇表示,艺术创作要先触动自我、叩击自己的心灵,才能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的苏州博物馆,到大隐隐于市、浸润江南书香文脉的东林书院,再到活化历史风貌、打造文旅新地标的无锡惠山映月里街区,江南文化的活态传承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到视听产品制作各环节;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学生的毕业作品展彰显了艺术在数智时代主动更新求变之姿;在无锡国际数字电影产业园,5G智慧虚拟摄影巨幕带来的“黑科技”让“所拍即所得”成为可能……一项项艺术与技术的巧妙对接让委员们眼前一亮。

  在江苏,文化的新潮与古典在此交织澎湃,千年历史跃动出新的活力。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认为,作为文化大省,江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代江苏文学艺术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繁荣发展的更高期待,勇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提高文化原创能力上不断探索创新,让文艺作品既观照江苏现实、展示地域风貌、赋能经济发展,又在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历史深度达到更高水平。

  “文化原创力基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李屹表示,文艺创作者要保持对中华民族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信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筑牢文化主体性,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记者朱润楠)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