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综述之七:事业蒸蒸日上 产业欣欣向荣

2024-10-21 15:49:25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第20期 本刊记者 朱瑷我有话说
0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关键支撑。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常委、委员聚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一主题,通过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等形式发表学习体悟、积极建言献策,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议政建言、凝心聚力。

  坚持文化事业为人民

  衡量文化事业发展状况,文艺作品是重要尺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最终要体现并落实到用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上来。

  “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文艺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上的重要作用。”田沁鑫常委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勇担使命,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挖掘经典,发挥经典作品的导向性和影响力。要培养艺术家的思想认同和家国情怀,引导艺术家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提高文艺人才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要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文化事业发展从来不是墨守成规的,它时常思考着人民群众的兴趣点、关注点,始终以人民为出发点,去打破陈规、与时俱进,真正走进一代又一代不同群体的内心,我们所看到的优秀作品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在陈彦常委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需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他建议,“让‘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真、走深、走细、走实;文艺作品评价体系需要更加综合全面;持续在传统与民间文化中发掘资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建设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更加重大。这其中,离不开壮大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培育文化文艺力量。

  “一是关注青年文化人才成长,培养中国文艺新力量。二是加快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三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文化文艺报刊转型发展。”邱华栋常委表示。

  指引文化产业新方向

  文化事业是基础、是核心、是目标;文化产业是应用、是张力、是活力。

  故宫文创销量火爆、古风视频火遍全球、传统文化借助3D技术立体起来......文化产业借助各类新技术、新手段,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仍萦绕耳畔。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制造、生产出易于表达、易于传播、易于接受的文化产品;通过应用新技术、完善市场等方式加强文化产品传播应用;通过文化挖掘,围绕主旋律讲好故事、发好声音,形成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齐成喜常委提出。

  围绕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经验、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赖明勇常委献计出力,“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文化产业迭代升级、创新发展,建设数字文献、数字文博、数字非遗、数字文旅、数字音乐、数字演艺等资源保护库和展示云平台,深化数字信息、高清视频、工业设计等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志兵委员认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资源要素创新和经济体系优化,“必须培育和健全文化金融产业市场体系。”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向来是委员们的热议焦点。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资金缺口较大。建议多渠道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运营,打造中华文化标志。”马萧林委员表示。

  保护与发展,保护永远是放在首位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

  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实践中,要准确全面把握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属性,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正是与会常委与委员们达成的共识。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高度

  随着人民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应达到相应的高度。

  “拓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实践,引导社会文化服务进入社区,提供价格普惠、付费可享的服务,助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壮大。”高小玫常委认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加大社会力量参与。

  农村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硬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电影下乡、演出下乡、书画展览、公益讲座等“软件”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越来越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两方面共同发力,为实现乡村振兴及农民幸福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常委和委员们一致认为,“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

  李惠东常委建议,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

  滕树静常委呼吁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绘就文旅深度融合新图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从去贵州看一场活力四射的“村超”,到“想去阿勒泰的欲望达到巅峰”;从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到在敦煌鸣沙山下听星空演唱会……“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跟着悟空去旅行”等溅起网友心中水花,掀起各地文旅消费新热潮。一座座“网红城市”的出圈,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活力,体味到了文化的张力,感悟到了文化的生命力。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何做起?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二是促进业态融合;三是补齐要素短板;四是坚持生态优秀。”

  “推进‘文化+旅游’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加大对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支持”

  “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机制”

  “全面推进文化古迹活化利用”

  “加快推动文旅文创新业态发展”

  …………

  与会常委与委员们纷纷围绕坚持文旅相长,加快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建言献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以旅游传承发展文化,以文化促进旅游提质升级,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让“诗”和“远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中实现更好联结。

  政协常委与委员们纷纷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将锚定新坐标、扛起新使命,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步伐加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