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春天的事业”——全国政协“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我国有超过8500万残疾人,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顽强生活、自强不息的鲜活生命。
对于这个特殊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惦念于心,并将“残疾人事业”形象地称为“春天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残疾人生存状况显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广大残疾人生活全面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全国政协长期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9月13日,由民革中央、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专家与相关部委负责同志齐聚一堂,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发挥政策保障作用
今年7月初,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赴黑龙江省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开展专题调研时见到了令人动容的一幕——伴随着活力动感的音乐,一股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听障班的孩子们手拿花球,舞动的身影整齐、流畅。委员们深受感染,甚至有委员湿润了眼眶。
调研组深切感受到,残疾人群众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奋斗勇气和感恩中国共产党的爱党爱国情怀。
近年来,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例如,为确保广大残疾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近年来国家积极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在助残民生实事领域取得良好成效。
然而,委员们也认识到,残疾人事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任重道远。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朱新力在调研中发现,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还不够完善,存在动态调整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补贴动态调整周期长、调整机制不明确,各地标准高低不均衡,政策单一有盲区等问题。
会上,朱新力建议合理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困难残疾人兜底保障能力;完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科学测算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调整周期和增长比例;打破部门数据壁垒,通过各地大数据智慧平台,掌握全面情况,为精准帮扶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阮成发建议,加强残联、民政、人社、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就业帮扶、教育培训、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政策衔接融合,将有限资源和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进残疾人就业作用,合理安排资金用于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培训教育、职业能力建设。
帮助残疾人“提低”是一个多方协同联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协同、综合发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要关注如何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委王新军建议协调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和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利用贴近一线、贴近生活的优势,承接残疾人日间照料、居家照护业务,为相关群体提供适时、低成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更好融入社会、享有品质生活。建立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救助基金等,通过信用奖励、税务政策鼓励企业、协会、个人等社会力量以民间捐赠、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慈善服务。
辅助器具是帮助残疾人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基本手段,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出台残疾人基本型辅具适配补贴制度。但是,目前残疾人辅具适配补贴政策还存在地区差异性大、服务力量薄弱、科技创新在残疾人辅具服务中转化应用有待加强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福利会秘书长张晓敏表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建设。他建议完善辅具适配补贴政策,规范实施残疾人辅具适配补贴制度,提升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残疾人申请、享受补贴的便利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提高辅具适配服务质量。推动辅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建立完善康复辅具和老年用品产品清单,形成高价值、高科技辅具适配标准和服务规范,强化政策宣传和监督评价。
健全关爱服务体系
社区工作人员蹲下身跟一位小女孩比画手语:“这是一副助听器,是免费给你使用的,希望你能更好地听见这个世界!”通过助残志愿者的陪伴、帮助,坐轮椅、语言表达困难的人如今身体状况越来越好;通过社工资源链接,先天视力残疾的人找到了工作;创业路上“单枪匹马”的残疾人,通过社工帮助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如今已有十多人“团队作战”……
这是发生在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的故事,也是我国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的生动缩影。
随着我国对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关注和投入,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过渡期帮扶政策覆盖面有限,部分农村残疾人仍未得到精准帮扶。目前,我国约有3800万持证残疾人,近80%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一级二级重度残疾占46.6%。如何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均等的关爱服务体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残疾人是当前最需要帮扶和关爱的特殊困难群体。”持续关注这个群体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建议,加快建立覆盖农村残疾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强化“事前”发现、“事中”帮扶、“事后”兜底机制;更加注重服务救助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农村残疾人在医疗健康、康复服务、托养照护等方面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帮扶农村残疾人增加收入,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大农村集体经济收益等帮助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完善城乡间公平、统一的兜底保障标准。
康复一人,幸福一家。康复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之一。
为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多部门印发《“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2021年至2024年4月底,全国共有2769.7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531.98万人次残疾人得到辅具适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
“要加快制定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政策措施。”王新军认为,重度残疾人的托养照护问题是当前城乡残疾人最突出的急难愁盼。他建议优化政策体系设计,加快研究制定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指导意见,细化完善重度残疾人家庭低保救助政策标准,稳步扩大残疾人康复医保项目范围,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残疾儿童约167.8万人,每年新增残疾儿童19.9万人。2021年至2024年4月底,全国共有146.31万人次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目标。这一数据显示了国家在残疾儿童康复方面的投入和努力。
“残疾儿童康复具有抢救性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区在救助覆盖面、救助标准、服务质量及特殊困难残疾儿童帮扶上还需加大力度。她建议增加筛查工作经费,将主动下基层筛查和患儿主动求助有机结合,使残疾儿童及时得到救助。针对部分省份特别是西部和民族地区,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适当增加经费,提高救助标准;加快解决康复专业人员“出口”问题,让从事不同康复领域的专业人员有相应的晋升渠道;完善残疾评定标准,适时开展第三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面掌握不同类别残疾儿童发病率和现存量。
帮扶促进残疾人就业
今年5月,故宫博物院,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区内,一幅长达10余米的《千里江山图》刺绣长卷吸引人们驻足观看。刺绣架旁,几名残疾人巧手翻飞。展区内,还有100余件(套)由残疾人制作的精美手工制品。这些精湛的手工文创作品,得益于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联合发起的“美丽工坊”助残项目。作为项目受益者,郭媛媛第一次坐着轮椅来故宫,带来了自己最得意的手工作品。
就业创业对残疾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残疾人解决生存问题的主要方式,也是残疾人获得社会认同、实现自我价值并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残疾人的就业政策,使残疾人就业比例稳步提升,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局面。
爱心企业,搭建助残“连心桥”。助残行动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就业岗位、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等方式,关心困难群体,支持残疾人事业。
“很多残疾人虽然身体有残缺,但不缺梦想、意志和才华,他们需要的是证明自己的机会。”作为此次座谈会的企业助残代表,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董事长喻渭蛟介绍说,从2021年5月开始,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开展助残就业“圆梦行动”,以圆通遍布全国的妈妈驿站为依托,量身打造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目前,“圆梦家园”已覆盖全国30个省份,累计吸纳12700多名残疾人和家属就业创业。
喻渭蛟建议,提升助残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打造残疾人综合管理和服务数字化平台,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帮助用人单位与残疾人双向选择,提高残疾人就业成功率。开辟社区新业态助残就业创业新空间,推动“社区服务+快递+助残”等新模式先行先试,帮助更多残疾人就近就业创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市场主体、经济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人心。而具体到残疾人群体,在扩大就业容量的同时,如何不断地提升就业质量?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和发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创业等专项扶持政策,并制定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税收优惠减免、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就业创业、辅助性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规范等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推动着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教育作为残疾人就业和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是改变残疾人命运的通道,能够让残疾人获得更强的发展能力。
“没有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没有融合教育的发展,没有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残疾人很难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结合自身经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杨洋建议,进一步完善、细化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多地安置残疾儿童少年进入学校接受全日制教育。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向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转型。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鼓励普通职业教育学校接纳更多残疾学生,实现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提质扩容。
通过文化活动参与、人际交流互动、文化工作者宣传引导,能够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度,从而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调研发现,当前,残疾人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文化服务覆盖面不足、供给渠道单一、形式和内容有待创新等问题。
如何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对文化服务的需求?王勇建议,整合残疾人文化服务资源,推动地方残疾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把残疾人文化服务做大做强做实。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惠民文化服务,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拥抱新时代的文艺美景。加强专业文艺院团对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帮扶,培养和造就残疾人文艺人才队伍,提升残疾人文艺创作水平,引领带动残疾人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为“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如何让残疾人群体共享科技红利、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中国残疾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年度纵览(2023)》显示,中国已经催生了一大批现代科技助残企业,它们以全体残疾人或者某一类残疾人为目标群体,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为手段,致力于给残疾人带来便捷、安全、温馨的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范峰建议,完善支撑体系,促进助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瞄准需求重点,加大助残科技研发力度,实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和国产化。加大助残科技应用,提升科技产品服务普及推广。持续培养残疾人的科技应用能力,加速科技产品服务渗透。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残疾人的需求在变化,助残善举也在与时俱进。
委员们表示会为“春天的事业”不断呼吁,引导更多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汇聚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劲力量,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