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飞出“金种子”——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围绕“构建新型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增强种业科技竞争力”重点提案督办综述
一粒种子,缘何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于心、频频提及?
因为,十几亿人要吃饭,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从多次强调种子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到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的重要论述为构建新型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指明了发展方向。
今年3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构建新型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增强种业科技竞争力》的提案,围绕助力种业振兴行动提出构建科企深度融合的新型高效种业创新体系、推进人才流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建议。
“今天会议的目的就是为提案人和承办单位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深入协商,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推动提案办理高效高质,更好发挥提案的作用。”8月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秦博勇主持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会上,提案人万建民、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和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提案所提问题和建议坦诚交流。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提案办理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时效性,办好往往不是一时之功。在此次重点提案督办中,一些委员的同类提案一并办理。
为做好此次重点提案督办工作,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通过召开情况介绍会、实地调研种业企业、深入座谈交流等方式,为提办双方提供了充分沟通的协商平台,有助于推动相关建议的采纳、相关问题的解决。
把问题摸准 把情况讲透
在有限耕地上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二十连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盘点我国粮食单产成绩,品种改良至关重要。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并以中办、国办文件名义印发实施,对新时代种业振兴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全国政协高度重视种业发展。2022年围绕“建立健全种业政策支持体系”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2023年将“加快农业核心种源研发”列为重点提案,并围绕“生物育种与粮食安全”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2024年又将《构建新型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增强种业科技竞争力》列为全年重点督办的77件提案之一。
在提案中,万建民常委基于多年科研工作实际,总结了一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的难点和痛点,比如尚未形成完善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产业化推广能力不足、科企深度融合能力不够、创新应用体系不健全等。
坚持问题导向,先就提案有关情况进行一次深入的情况交流,有助于推动提案办理取得实效。
8月26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召开提案办理情况介绍会,助力提办双方互相了解提案背景情况、办理进展和有关政策。
提案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介绍了我国种业基本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农业用种安全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尤其是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经过三年的努力,一些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取得新突破,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为95%,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从种源自身发展看,提案所提问题是实际存在的。
为办理好这件重点提案、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部积极与会办单位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沟通,专门赴中国农科院与万建民常委交流,沟通办理思路,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与会委员还有没有未发言的?”“承办单位有关同志还有没有回应?”“提案人是否有补充发言?”情况介绍会上,提案人和与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承办单位坦诚回应,力争通过深入沟通,把问题摸准,把情况讲透。
走进企业 深入调查
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
8月27日,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北京凤凰岭下、翠湖湿地旁,一块刻有“压舱石”字样的石头在大北农集团总部办公楼门前静静矗立。
在提案办理情况介绍会召开后的第二天,秦博勇副主席率领提办双方来到大北农集团和先正达集团,实地探访种业科研创新基地、了解企业发展实际,深化了对种业科技创新和未来发展等问题的认识。
“十多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亲临大北农时的嘱托,着力拓展自主创新能力,集团现有4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6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参与)等2个国家级实验室。”
玉米和大豆实验室中,种子在瓶瓶罐罐中生长发芽,空气中是营养液的不同味道。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这些话语言犹在耳。
从农民自留种到高水平生物育种技术,我国已经促成了6次以上作物品种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达到45%以上。
先正达集团,是由中国中化100%控股的农业科技全球化企业,目前在植保和生物制剂领域排名全球第一,种子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对于万建民常委提案中所述问题和建议,先正达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了自身实践探索和成效——
在科企合作方面,以“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探索构建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国际引才和国内引才育才相结合,解决生物育种专业短缺人才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为品种确权和维权提供技术支撑,并通过法律手段遏制侵权行为。
“大北农和先正达是我们种业企业的领军企业。国内授权和国外授权的专利数量有万余件,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充足。我们知识产权局要保护好这些创新成果,发挥好我们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努力建立一个大保护格局,为我们的种业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后表示。
既看到了成绩,也了解到了难点。企业反映,种业研发具有投入高、周期长、收益不稳定的特点,需要国家层面的高度支持,在体制机制上搞好统筹,进一步整合力量、统筹资源、健全体系、完善保障、优化环境等。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齐扎拉谈及调研感受,“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吃不饱的苦,现在看到我们的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很强,对我国种业振兴充满信心。目前种业的一些难点堵点,已经在不断破解,只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调研组一致认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进种业振兴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挑战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完善顶层设计、搞好统筹谋划,紧盯目标不动摇,狠抓落实不松劲。
从合作到融合 从“抽屉”到市场
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按照种业振兴行动总体部署,当前种业振兴进入了“五年见成效”的关键阶段。
针对提案所述的问题,万建民常委提出三条针对性建议,即构建科企深度融合的新型高效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建议以企业为主导,一条龙整合院校、企业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品种创制—产业化开发’等创新资源,建立成果共享、收益按比例分享的创新联合体。”万建民常委在提案中建议。
“完全赞同提案建议。构建新型种业创新体系,关键点是融合。过去是甲乙方合作,合作完了成果转移到乙方。而融合就要好好研究,大家利益共享。水跟土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泥,这才叫融合。”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从行业发展角度提出建议。
在8月30日的提案办理协商会上,隆平高科董事长刘志勇、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作为行业代表发言,建议科企融合中要厘清职责分工,支持帮助领军企业实现商业化育种从田间的经验育种向实验室的专业育种发展,由当前2.0时代的杂交育种跨越到4.0时代的生物育种。
种康、李宝聚等委员从科技工作者角度,结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等实际情况,就提案或相关问题作补充发言。
“我提供科企融合的一个思路,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与学校合作建立一个研究中心,企业出题目、出经费,学校出人才、出研究,从机制上推动深度融合。一些政策层面相互‘打架’的问题要解决,引导新技术很快应用到产业上来,而不是让创新成果只能放在科学家的‘抽屉里’。当然,创新体系是一个很长的链条,有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应用的各个环节,将这些环节连接起来,构建提案所提的新型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说。
种业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公益性强、收益慢等特征,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在调研中了解到,企业的有些设备是十年前引进的,现在引进相关设备极为困难。种业振兴面临的形势十分迫切。
“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角度考虑,我认为要坚持党政引领、企业主导。”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刘雷建议,要长期稳定支持企业发展,完善政策机制,制定贷款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疏解技术转化慢、资金回流慢、占领市场慢等压力,为种业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刘雷还建议,高度重视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发展,切实把好食品安全关口;认真考虑老百姓的接受度,真正相信党和政府在确保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上是负责的,让农民敢种、让消费者接受、让市场有销路,稳妥推进转基因育种研究和产业化,为抢占国际农业科技制高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提案承办的3家单位对此前情况作了补充,同时现场回应委员的关切。
“构建新型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来统筹谋划。各位委员和行业代表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深入研究,努力转化为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加快种业振兴的具体措施,推动相关工作取得一些新突破新进展。”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时此刻,大北农育种实验室里的一粒粒小种子,有的在生根、有的在发芽、有的已“绿叶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