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发挥港澳所长 服务国家所需——“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远程协商会综述

2024-07-18 10:16:24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14期 本刊记者 孙芸辉 郭 淼我有话说
0

  嫦娥六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其中的“神器”——“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由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跨越伶仃洋补上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近段时间,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其中不乏香港、澳门的身影。

  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注入了港澳活力元素。从过去的“前店后厂”到如今的“多向奔赴”,港澳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模式已从初级要素的互补性合作走向要素、资源的协同合作。

  在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的新征程上,香港、澳门如何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发挥更大作用?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五次远程协商会在京召开。12位政协委员围绕“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主题,在全国政协机关主会场和香港、澳门、福建分会场,以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浙江宁波北仑区大榭岛榭北工业园区视频连线点发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回应。

  统筹谋划“一盘棋”

  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在于“一个湾区、两种不同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三种货币”,而挑战也正在于此,因为其复杂程度在全球少见。

  征途越是壮阔、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思想的灯塔引航。“要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框架内,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流通。香港、澳门也要注意练好内功,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港澳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委员们方向坚定,目标明确。

  3月至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咸辉和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刘赐贵率调研组,分赴福建、广东和浙江、香港、澳门开展实地调研。全国港澳研究会、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广东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协同调研,邀请20余位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开展自主调研。

  在委员履职平台上,自6月3日开通“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主题议政群以来,截至6月27日,96位委员结合工作实践和调研成果,发言200余人次,提出意见建议240余条。

  委员们表示,“更高水平”是在当前高水平起点上继续向上攀登;“新体制”是通过破除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港澳与内地深度融合的重要一环。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内地不少地方对港澳的认知主要是具有引进外资功能,对其制度型开放等优势认识有差距。

  “学习借鉴港澳接轨国际市场、熟悉国际规则的有益经验,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主席廉毅敏表示。

  “一张清单”可以引来金融“活水”,润泽发展沃土。在广东横琴,澳门大西洋银行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分行开创了港澳银行在内地首家分行开业即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先例。

  这得益于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内,广东对港澳投资者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将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引入内地,对内地服务行业进行动态压力测试,为服务业对外开放进行了有益探索。

  “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备受国际变局、周期性因素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对产业发展、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利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良看来,要借鉴港澳在大宗商品贸易交易自由便利方面的经验做法,构建接轨国际的大宗商品贸易交易制度;借鉴港澳低税简税制度,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宗商品税收政策。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调研组建议,建立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发展规划与政策协调机制,制定香港“八大中心”建设、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的专项规划并明确项目重点;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完善CEPA制度体系;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找准发展“金钥匙”

  前不久,香港国际机场被评为2023年度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和大家分享了香港机场繁忙背后的故事:“在机场停机坪里,行李车、巡逻车、员工车许多都是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这方面技术是来自北京中关村一家名为‘驭势科技’的企业。现在这项机场无人驾驶的应用场景,已经在新加坡、中东的机场落地使用。”北京的技术加上香港的经验和管理,转化成实际的应用场景后和全球共享,林建岳将其称为“场景贸易”,并建议以“场景贸易”的新模式,作为深化两地经贸合作的重要模式,突破贸易高质量发展瓶颈。

  “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历史机遇。”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总商会主席陈瑞娟看来,香港要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来思考自身的功能定位,发挥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独特优势。

  调研中,委员们注意到,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高端专业服务发达两大优势,对于发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十分重要。

  香港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陈瑞娟建议,要继续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并通过发挥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优势,以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发行港股科技股ETF(交易所买卖基金)等吸引全球资金,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香港不但是融资平台,也是国际资本对接的平台,近两年更成为全球最大跨境资产管理中心。大湾区资金流通要做好政策对接和允许部分资金回流到大湾区使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永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春玲如是说。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上海浦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碧新在视频连线中说:“香港是亚洲领先的国际船舶融资中心,可进一步拓展航运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业务,包括推进建设船用新能源基础设施、航运碳排放交易中心等,促进香港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联动协调。”

  在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方面,王志良建议,实施以资金自由流动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创新,并创新大宗商品数字化交易新模式。

  打好要素“组合拳”

  推动内地与港澳人员交流交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日前,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公告,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国籍人员7月10日起可申办来往内地通行证件。

  随着深中通道建成开通,伶仃洋上大桥飞架两岸,大湾区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人流、物流、技术等要素的便利流动,使得大湾区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创新潜能不断被释放。

  很多委员认为,应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刘赐贵建议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减少查验环节,探索“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利用人脸识别、数字赋能等最新技术手段,提高通关效率。

  国际人才汇聚、中西文化荟萃交融,是港澳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委员们纷纷提出建议。

  周春玲认为,要用好香港人才聚集地作用,畅通人才交流。她建议,发挥香港人才具有开放性、融合性、专业性等独特优势,建立国际合作人才库,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人才合理配置和协同创新。

  “澳门要吸引高层次国际人才,必须在‘软件’‘硬件’方面,打好组合拳。”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柯岚认为,一方面澳门要推出面向全球的高层次人才政策,另一方面要鼓励澳门的高校和国内企业合作,双方在澳门设立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交叉研究平台等,作为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助力澳门科创发展、协助内地企业突破一些“卡脖子”工程的硬核载体。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陈明金指出,澳门目前有10所高等院校,每年毕业生超过1万人,人才培养和转化有较为坚实的基础。要推进跨境办学,提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才吸引力。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要素市场在不断扩大,数据已成为全球经贸活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去年,广东提出探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打破“数据孤岛”,唤醒“沉睡数据”,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周春玲提出,当前重点要加快以信息传递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宽带扩容,加快推进超算中心、边缘计算中心等多元协同发展,助力大湾区“国际数据港”建设。

  2024年,“数据跨境流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促进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大湾区先行先试,2023年底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实施指引》,为保险、医疗等行业带来了诸多利好。

  委员们建议,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破除数据跨境流动、确权、交易、合作与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障碍。

  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的重要部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作用的重要方面。

  面对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充分发挥、统筹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原主席王荣建议,充分利用大湾区对外开放基础与港澳国际化环境优势,率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生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更多开放型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同时,放大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构建国际化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当好“超级联系人”

  珠江入海口,干事创业热火朝天。这里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咸淡水交界处”,更是发展意义上的双循环“交汇点”。

  “香港要当好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在朱碧新看来,香港是国际资本投资内地和内地资本进军海外的重要通道,发挥好这一优势,香港能主动对接融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从而紧紧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这将是对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最大助力。

  截至2024年4月,港澳在浙江设立企业近3.2万家,占全省使用外资的63%。同时,港澳也是浙江“走出去”的重要桥梁,浙江在港澳设立企业2911家。廉毅敏介绍,改革开放40多年来,港澳始终是浙江吸引外资的“桥头堡”和主阵地。

  他认为,必须继续发挥港澳的优势和特点,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坚持以高质效双向投资为纽带,“加强与港澳创投机构合作,吸引更多港澳企业共享国内新机遇,支持内地企业落户港澳开拓国际大市场,推动内地和港澳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去年,宁夏葡萄酒在香港销售额近400万元,两地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开展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看来,香港是宁夏第一大外资来源地,也是宁夏企业对外投资首选地。他认为,目前亟待将宁夏所需与香港所长精准对接,推动更多“宁字号”特色产品走进香港、走向全球市场。

  “实践证明,香港、澳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国际城市优势明显,无论企业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坚实的‘地基根基’都提供了‘无限可能’。”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说。

  港澳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将其打造成中国重新认识世界、世界更好理解中国的交流平台,也是与会者的共识。大家建议,充分发挥港澳对外联系广泛有利条件和特殊作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出中国好声音。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