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政协从聚合力、搭平台、建机制三个方面探索发力,让政协委员深入界别群众,积极反映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带头化解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聚合力,让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更加有为。一是强化党的领导。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定期召开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各界别组座谈交流会等,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牢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方向盘”。二是强化政治引领。成立5个专委会党支部,由支部书记牵头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和各类主题党日活动等,引导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始终同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三是强化思想共识。依托“阅来越好”读书班,扎实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每个专委会每季度组织委员和界别群众至少开展1次读书分享活动,唱响“全民阅读”“书香政协”品牌。并在每个委员工作室设立委员图书角,为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提供免费读书交流场所,不断拉近彼此距离。
搭平台,让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更加有效。一是搭建委员工作室平台。充分利用“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强化对工作室的提升改造和管理,组织开展学习交流、防诈宣传、消防安全、法律问询、文旅推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20余次。依托文化旅游界委员工作室召集委员和文史爱好者编撰的《扶风印记》系列文史资料得到省政协好评,被推选为文史工作先进县。二是搭建微协商平台。依托“邀您来商量”微协商工作室,精选协商议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电商运营销售、非遗保护及文创产品开发、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等专题微协商活动10余次,助力群众增收1000多万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43次,助推非遗“马勺脸谱”形象入选“一带一路”世界邮票人物。三是搭建“智慧政协”平台。积极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活动,委员们参与的耕地保护、传染病防治、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秦商量”线上协商议政活动,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有效拓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新桥梁”。
建机制,让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更加有序。一是建立“双联系”工作机制。制定《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和《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对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专委会对口联系界别、委员经常性联系界别群众从联系形式、内容、频次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要求委员每年至少有一件提案、一条社情民意信息、一次视察调研、一次协商议政活动、一份述职报告、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并通过制定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委员履职规则等文件进一步强化委员履职管理。去年,委员们提出的138件提案得到有效办理,参加的各类视察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2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180余件,向困难群众捐款捐物20余万元,慰问资助困难家庭和贫困学生80多人,撰写的波峰谷电价政策、基层医院医保共济程序复杂等社情民意信息被省市政协采纳督办。三是建立委员考评激励机制。实行政协委员“五字”(学、训、讲、干、考)履职提能法,健全完善委员学习培训、服务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机制,并通过每年评选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提案、优秀社情民意信息等,进一步激励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