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影中逐梦同行——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学群线下研学活动
“1945年,抗战胜利,被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长期统治的内蒙古将何去何从?故事片《内蒙春光》便展示了1947年秋内蒙东部某旗人民的生活与斗争。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民族题材电影,毛泽东同志后将其改名为《内蒙人民的胜利》……”随着中国电影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二十余位全国政协委员进入了民族电影的光影世界。
3月25日下午,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学群举行线下研学活动,来到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学习,感受中国电影在民族团结进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领略电影的魅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张裔炯、驻会副主任隋青,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副主席张家明,以及20多位民宗委委员、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参加了活动。
从《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到《东归英雄传》《红河谷》《海的尽头是草原》等,中国电影充分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取得的发展成就,生动记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故事。独特的艺术形式让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建美好家园的美好画面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
在这里,《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等优秀民族电影的剧本、服装等“周边”静静陈列,无声讲述着各族人民追求祖国和平统一、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奋斗的历史。
“这是电影《农奴》演员穿过的戏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边巴拉姆闻言认真驻足观看,她的外婆、母亲都曾有过这样的悲惨经历,“再过几天就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看到电影《农奴》的宣传海报记忆犹新。可见影视作品对人们的冲击力是很强的,特别是对青少年。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应该有所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题材电影成为各民族互相了解的桥梁,文艺作品以其传播的广泛性,喜闻乐见的接受度,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串起了纽带,使大家了解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文和在共同体中不可分割的作用。”委员们一致认为,文艺作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世界屋脊的太阳》《孔繁森》等电影集中反映了民族地区艰辛的发展过程和丰硕的发展成果,让人难忘。而进入新时代,反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主题的优秀民族电影《十八洞村》《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等也在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中书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丰富而又珍贵的电影展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美好的故事以及勾起的回忆流淌心间。而最具感官冲击力的当属影博一楼的中央圆厅。
一步入中央圆厅,不少委员都发出了惊叹,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这里的环幕整体为不规则的环形LED屏,高25米,底层直径约为32米,环幕面积约1800平米。冬奥立面显示屏和环绕整个圆厅、贯穿整整五层的侧面屏以及全厅铺设的地面屏,再加上精心设计的画面和音乐交相呼应,将感官体验推向了极致,让人完全沉浸在了这光影交汇、气势磅礴的场景之中。
这里不仅有二十四节气等九大主题短片,还再现了电影《刘三姐》里经典的“对歌”桥段,侧面环形屏上则滚动展示97幅国产优秀民族电影海报。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向委员们介绍了中国电影博物馆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工作,如:立足受众特点提供“定制”教育服务,深入民族地区举办交流活动,凝聚社会力量搭建体验阵地,等等,让各族群众深刻感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活动结束,委员们还在分享着心得体会。第二天的研学群里,热闹非凡。
“参观时提到的《扎西德勒》等不少优秀影片,都没有看过,挺可惜的。以后可以挑选几部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组织观摩并座谈。”有人建议。
“新时代各民族间相互尊重团结,才能共同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凝心聚力。”
“看到大屏幕上《刘三姐》《红河谷》等经典片段时,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伴随着一首首耳熟能详的主题歌在脑海中一一呈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从线下到线上,委员们的讨论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