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要闻

守“望闻问切”之术 谋惠及群众之方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专题调研综述

2024-04-17 15:04:4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编者按:

  “河南是中医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仲景文化的发源地。东汉末年,张仲景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著成的中医学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受历代医家推崇传承,对现世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4月7日,在开往郑州的火车上,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的一席话,拉开了调研组赴河南“问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的序幕。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科研水平快速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随着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中医药给百姓带来了更多获得感。发展的同时,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比较突出,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和优势专科建设仍有短板,中医药科技创新还需加快突破等。

  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武率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专题调研组,赴河南省开展实地调研,掌握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建议,为开好今年6月的全国政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作准备。

  传承与创新让中医药焕发新活力

  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禀赋富足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与中药材资源,天然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奠定了河南中医药发展的显著优势。随着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等战略部署的推进,河南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这为河南省向中医药强省进发,提供了坚实“底气”。

  “河南全省现有中医医疗机构7500余所,开放床位11.07万张,执业注册中医师5.28万人,机构数、床位数和执业医师数均居全国首位。全省现有4名国医大师、7名全国名中医、1名中医药首席科学家、6名岐黄学者等一大批高水平专家学者;拥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近200项,成效显著……”谈及河南省中医药近些年取得的发展成绩,河南省副省长孙运锋如数家珍。

  如何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利用好、传承好”,已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听说丁大夫是有名的小儿紫癜专家,我六点多就来排队了。”郑州市人民路19号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大早,国医大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丁樱的诊室门口就挤满了人,一名患儿家长激动地说。

  “没有您就没有孩子的今天!”这些话,被无数患儿家长提及。多年来,丁樱专注于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诊治小儿疑难疾病,尤其是肾脏疾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坚持以最低的费用为病人解除病痛,获得患者一致好评。如今,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为挂她的号,宁愿等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有人专门从国外飞到郑州,就为了让丁樱能给孩子找出病因、找到对策。

  “目前,我院拥有国医大师2人、长江学者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5人。依托像丁樱这样的国医大师优势,我院年门诊量501.3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3.55万人次,2018—2022连续5年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A+’等次。”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明军表示,70年栉风沐雨,该院已成为医教研管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是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

  “目前,全国设置的13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等地,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对比来看,我省虽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和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药大省,但作为人口大省,医疗需求和优质的医疗资源供给之间仍有矛盾,亟须通过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这一抓手,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引领带动全省医疗卫生水平提升,让老百姓享受到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朱明军坦言,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意味着包括临床诊疗、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和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进而辐射带动全省中医药综合实力实现跃升。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促进中医院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同时聚焦推动中西医药临床协作,促进中西医学优势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耦合,释放叠加优势,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柯尊平如是说。

  发挥优势专科作用做大做强中医药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在欣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取得成绩的同时表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是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独特优势的重要抓手,是协同集成医疗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我国目前已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下一步,要把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作为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作为提高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断彰显中医药特色,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余艳红介绍,今年将遴选1000个左右的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50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继续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两专科一中心”,下大力气加强中医医院儿科、老年病科建设。将发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建好县级中医医院特色优势专科,带动区域内中医专科诊疗能力的整体提升,形成专业与地域覆盖广泛、结构布局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构建中医优势专科发展新格局,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特色专科优势,中医药也迎来了更好的社会环境。”在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蔡名照看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以及“全民健康”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和养生,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会在维护人民健康的过程中逐渐凸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孙尧则认为,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及核心竞争力,可与老年大学教育结合起来。

  “到2025年底,要初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引领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型老年大学,我国1.5亿低龄老人是国家老年大学体系的学员,这一群体既是中医药应用的重要群体,也是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发扬的重要群体。把老年大学教育与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融合起来,有利于壮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力量。”孙尧说。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

  “环境真好,这么大的广场,还有两个体育场……”“这里人才培养情况如何?有多少岐黄领军人才?……”进入河南中医药大学,调研组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基础和保障。中共二十大报告把“传承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既体现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又为做好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快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建设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中医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是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校有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中医学和药理学进入ESI前1%学科排名,自主培养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6人、岐黄学者6人、长江学者1人,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1个。”河南省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介绍,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让中医药的“中”味更浓、“医”效更好,河南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化互为支撑,同步发展,良性循环。作为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龙头和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全省大局,在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推动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牢牢扛起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使命,努力在中医药强省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贡献更多力量。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校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国家级科技平台和领军人才缺乏、国家医学中心(中医)临床研究和辐射能力不足、临床疗效突出的院内制剂市场化转化存在政策壁垒等。”王耀献提出。

  “当前中医药事业处于大好发展时期,中医药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中医药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困境:学术传承模式规模有限,师承教育以跟师临诊、口传心授为主要途径,作为指导老师的名老中医普遍高龄且精力有限,这导致师承教育的教学规模较小、带教数量较少等情况,规模难以满足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和群众医疗需求;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成长为高层次领军人才需要较长时间积累;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对于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困境,刘清泉同样深有感触。在他看来,现阶段并未从长期发展、科研扶持、精神激励等方面给予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充分认可与支持,无法为高层次人才的传承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刘清泉认为,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中医思维和中医学术为本,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中医药人才成长根基。要提升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大学教育提高中医经典课程比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等。《神农本草》作为大学教育的经典课程实施得很少,应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同时,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国家、地方、中医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实施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工程,打造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强磁场”。此外,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应设立独立的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中医药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应体现中医药特色,着力建立以创新价值、业务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从而改善劳动报酬与工作强度不匹配、人才晋升渠道不通畅等问题。

  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解决“让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的民生期盼,是中医药系统的必答卷,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硬指标。

  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麝香壮骨膏……整齐地摆放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大厅展台。“目前,我们拥有贴剂、片剂、胶囊剂、乳膏剂等10余种剂型、百余种产品,是国内知名医药上市企业和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很多人觉得膏药不透气,贴久了皮肤闷痒,甚至出现皮疹,我们洞察到这一隐性痛点,创新采用CO_2激光超微切孔的国家专利技术,在膏药上打出直径小于0.3mm、行列间距5mm的微孔,减少药物流失的同时,还保证了良好的透气性。近年来,我们还积极布局凝胶贴膏产品研发,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种类,开拓新的细分市场,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全国政协委员、羚锐药业董事长熊伟向来到这里的调研组介绍。

  “凝胶贴膏的贴膜材质重要,好的贴膜不仅可以降低皮肤的过敏反应,还可以明显增加药物的吸收效果。”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副院长唐旭东接茬说道,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老百姓看来,中医药学既神秘又神奇。神秘的是,中医药的理论让现代人理解起来还有一些难度;神奇的是,中医药的疗效让患者啧啧称奇。小到感冒,大到慢性病、疑难病,中医药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带状疱疹,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缠腰龙”,得了它火辣辣地疼,如果在急性皮损期采用中医的火针疗法点刺加拔火罐,止痛效果特别好,而且消退得快,还不留后遗症。

  “公司自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5%作为研发经费。”作为国内中医药创新领军企业,熊伟深刻认识到,中药产业在未来竞争中若想取得更大发展,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通过“医教研产学”一体发展,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药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科研创新,创新应该起主导作用。”身处医圣张仲景故里、八百里伏牛山南麓的南阳西峡县仲景宛西制药董事长孙锋同样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他表示,创新一方面要对中药创新药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重视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重视中药经典大品种二次开发。同时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对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开展物质基础、机理机制的研究,促进中药新药创新。

  在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看来,要实现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产业,还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强化现代诊疗装备和手段对中医诊断的支撑,加快支持中医诊断先进装备的研发,推进中医诊疗的科学化。二是强化质谱、色谱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在中药标准化和科学化方面的应用。三是推进中药资源基因库主库的建设。另外,要重点支持中药的技术研究,特别是要把复杂的中医药理论作为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以破译中医药学的科学密码,并建立起现代中医药的科学应用体系。”尚勇建议。

  一路走,一路思索。“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推动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化医教产学研用融合,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将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保障人民健康发挥更大作用。”调研组一致认为。

  记者手记

  在基层,中医药有活力有魅力

  在南阳市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卫生室,记者跟随调研组见到了一位已经从医十多年的“老”村医。据这位村医介绍,他平均每天接诊至少十几人。

  “头疼脑热、腿疼、高血压啥的,差不多都是这些最基础的病症。”村医说。

  “那是不是可以说,村里的‘三高’慢病患者很多呢?”调研组追问道。

  “的确是!村里签约慢病居民281人,其中高血压186人,糖尿病54人。我们的中医药服务也值得一提,目前我们有村医2名,能够开展4类6项中医适宜技术。”说起这些,村医如数家珍。

  在广阔的乡村,每一个农民都需要健康守护。乡村医生对于他们来说,不但降低了就医成本,而且还让村民不用远行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诊治。

  “基层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这是调研组的感慨,也是记者随行调研组最深刻的感受。

  党中央历来对于基层的卫生工作都是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基层作为重点放在了首要位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同时让基层医疗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法理上的夯实。

  服务基层,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特色优势。不管是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推广,还是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中医,都既是国家规划,也是今天肉眼可见的现实。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中医药在基层焕发的新活力、新魅力,既是基层医疗工作者大量努力的结果,也是老百姓热切的健康期盼。

  “看上好中医还不够,必须要将‘中医药的优势发挥在基层,中医药的声音传播在基层’,医与药双结合,才是真正地方便群众。”前进的脚步不能停止,如何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是调研组这些天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问题正在解决的路上。

  (记者 陈晶)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