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融合消费新空间
打造文旅融合消费新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联合调研文旅融合产业发展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近日,部分四川省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携手走进成都市武侯区梵木文化产业园,调研成都市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情况。一首熟悉的旋律,让委员们对成都文创产业跨界融合带来的蓬勃生机有了更深体会。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刚刚结束的中共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把有效扩大消费和投资、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作为八项重点任务之一作出部署。为此,在四川省政协和成都市政协的精心组织下,委员们走进立巢航空博物馆、梵木文化产业园,围绕挖掘城市内在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打造更多文旅融合消费新空间,充分激发消费潜力展开调研。
立巢航空博物馆是国省市三级科普基地,也是国内首家民营航空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探索建设航空文化传播、低空飞行体验、模拟飞行运动相结合的文旅融合新场景、体教融合新项目,已累计开展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1000余场、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次。
得知博物馆创始人陈琪创建博物馆的初衷后,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主席田向利深有感触地表示,应积极争取政策、畅通渠道,支持有梦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企业家开发更多文旅新产业,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可以通过申报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等,获取更多政策支持,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在实地参观航空科技与历史综合展馆、多媒体学术报告厅、模拟飞行厅,详细了解博物馆建设运营情况后,全国政协委员蔡光洁、宋秋等纷纷为博物馆发展出起了主意。
“四川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否建一个巴蜀文化博物馆?”调研中,全国政协委员刘以勤、陈智林、周仲荣等边走边热烈讨论。全国政协委员张建明表示:“这次调研让我看到了打造文旅消费场景和文化艺术体验空间的新思路。建议成都在建设公园城市的同时,把更多有历史底蕴的空间场所与文创艺术、消费体验相结合,为群众带来更多精神享受。”
始建于2016年的梵木文化产业园是建立在废旧厂房上的城市更新项目。园区在功能完备的产业空间配图资源基础上,引入省内外优质文创企业,高度聚集音乐、美术、影视动漫等诸多产业文创资源,目前,已入驻企业近1300家,年均承接各类型活动700余场,助力一批创意设计企业、人才获得国际奖项51个,国家级专利580个,成为成都市文创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产业典范。
“为什么会选择这里进行创业?”“收入怎么样?”“对园区的软硬件环境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园区内,委员们走进多个企业和商铺,与创业者、文化艺术工作者促膝交流。在万象印画工作室调研时,委员们听说工作室一个只有20多人的年轻创意设计团队年创收3000余万元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这样的跨界融合园区,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也更符合青年对未来的期许。”全国政协委员苏华、林罡等建议,应制定更加灵活的要素保障措施,降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门槛、加强对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同时,也要避免文创园区模式雷同、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张剡提醒。他认为,文创园区的打造应根据区域特点,将务实的商业与文化关注相结合,回归社区、深度挖掘城市底蕴,打造更多具有独特风格的城市地标及名片。(本报记者 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