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涉外法律服务实现“弯道超车”
让涉外法律服务实现“弯道超车”
——广东省政协专题协商会建言人才队伍建设小记
作为外经贸大省,广东不仅是我国外贸的晴雨表,也是反倾销、337调查等贸易摩擦的主战场。
近日,一场围绕“应对反倾销等经贸摩擦新形势,锻造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的专题协商会在广东省政协召开。这个“小切口”的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大讨论”,为广东省打造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贡献了不少“金点子”。
会前,省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外经贸行业、企业、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海关等部门和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召开近20场专题座谈会听取省市有关部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意见建议。
人才队伍是涉外法律服务的关键和根本。调研组发现,目前广东省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还存在规模小、能力弱、培育难、保障不足、国际话语权缺失等问题。调研组指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应强化统筹建设机制,形成涉外法律人才常态化联合共建体系,畅通部门之间和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对接渠道,做好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等工作。
对此,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旭东表示,要进一步发挥省委依法治省办统筹协调作用,理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化与商务、市场监管、国资、工商联、贸促会等部门的合作,畅通涉外法律服务的供需对接。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本次专题协商会讨论的焦点。
“我们要突出广东涉外法律服务的重点,提高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省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克俭认为,既要做好长期的人才培养机会,也要立足当前做好短期的攻坚准备。
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李小琴在会上提出了要采取“引”“育”结合、“内”“外”结合、“独”“联”结合、“长”“短”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拥有家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善于实务处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优质“智力支撑”。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小彪建议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要更加精细化,要分门别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锻造“高端+中级+初级”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人才梯队。
省政协委员林翠珠是全国律师协会首批涉外律师领军人才之一。她建议应出台更多的有利政策,吸引优秀的华裔或者华人法律人才回国发展,也可以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平台和优势,吸引高素质华裔或华人法律人才回国,为他们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机会。
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张志兵也认为要继续深化粤港澳人才合作建设机制,助力广东企业对接国际市场、适应国际规则,借力湾区人才高地聚集多元化人才,多渠道锻造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并进一步完善中国法治话语体系,深入参与到国际法律事务中。
“这次专题协商会既是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具体行动,必将有力促进我省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也必将对我省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副省长张新高度肯定了省政协调研报告及专题协商会,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抓实抓细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省政协主席林克庆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法治建设坚持双向发力,围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问题持续建言资政,助推以高水平法治保障广东现代化建设。(本报记者 林仪 揭春雁 通讯员 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