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黄群慧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强实体增韧性保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黄群慧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如何把握实体经济的准确内涵?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近日,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黄群慧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请您谈一谈如何深刻理解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及其背后的重大意义?
黄群慧: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立在现代技术、资本和人力等要素基础之上,由现代化产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成的经济体系。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有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使约占世界18%的人口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作为经济总量第二、制造业第一总量大国,产业体系比较完整,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突出,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还要看到,我国产业体系仍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突出、质量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等突出问题,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安全面临挑战。此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也面临多重压力,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下,产业转型、全球产业链重构、战略性资源产品国际供给巨大波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贸易摩擦和壁垒增多、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乌克兰危机继续深化等多重因素叠加,给我国产业体系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循环畅通无阻、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的关键,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
记者:建设以实体经济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把握实体经济的准确内涵?
黄群慧:从产业分类看,一般意义的实体经济应该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业、采掘业等产业,其中最为核心和主要的部分是制造业。从相对意义而言,金融业和剔除建筑业增加值部分的房地产业并非实体经济。从本质上看,所谓经济的“脱实向虚”趋势主要问题就在于大量要素集中到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而不能够有效流动到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部门,尤其是资金在金融业内部多次循环显著加大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从而阻碍了实体经济良性发展。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意味着围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最终形成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本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在您看来,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什么?
黄群慧:关键在于提升产业链韧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众多产品或者服务都是基于全球分布的企业生产的,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如今全球经济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步入产业链竞争时代。构成一个国家产业安全威胁的主要是全球产业链的“断链”或“卡链”,而确保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链不被“卡”、不被“断”,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抵御不受影响,或者实现迅速恢复的这种能力就是产业链的韧性。
在巩固我国产业体系先进性方面,提升产业链韧性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围绕重点产业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充分发挥竞争政策对颠覆性创新的促进作用。其次,提高我国企业全球产业链掌控能力,积极推进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主导产业链,更需要大量的中小企业、“单向冠军”企业掌控产业链关键节点,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调配套能力,降低全链条的交易成本。
在巩固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和安全性方面,可以以国内产业转移替代国际产业转移,积极推进东中西部产业转移,鼓励企业在国内建设现代核心工厂,将核心制造能力留在国内,注重产业集群建设,通过集群强化各类企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提高制造业协作配套能力,巩固制造业体系完备性。同时,制定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也很关键。
需要明确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完整性、先进性是紧密联系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可以促进和提升产业体系的安全性,是安全性的体现和要求,而产业体系安全性又是建设完整性和先进性产业体系的前提和保障。
记者:您觉得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黄群慧:长期以来,各国产业政策的基本定位是如何促进本国产业发展。然而,随着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产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国家已经开始以立法或者行政指导方式明确产业安全政策在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前置功能和基础地位。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指导下,要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可以考虑以立法或行政指导的方式将产业安全政策作为我国各项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竞争政策、贸易政策等的基础性政策,强化产业安全政策对重大科技专项、反垄断等各项微观经济政策制定实施的指导和协调作用,还可以通过探索建立完善多部门参与、常态化的关于产业安全的战略决策和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完善产业安全信息情报收集和动态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分析产业链变化情况,从而有效支撑产业链韧性的政策制定实施。
此外,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政策制定不能片面追求产业高级化,简单通过“一刀切”政策就将传统产业作为低端产业淘汰。可以通过现代化技术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有市场前景的传统产业,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可以考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融媒体记者 王慧文)